校園.好精神

認識及支援有自我傷害行為的學生

自我傷害或自殘行為是指有意傷害自己身體卻無意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通常是用以表達和應對難以承受的情緒困擾的一種方式。

自我傷害可包括割傷和用力抓傷自己、服用過量藥物、拳打牆壁、用鹽/冰灼傷身體等多種行為。這些學生很多時是藉著刻意傷害自己,以宣洩心靈上的痛苦、憤怒或緊張、懲罰自己、令自己麻木或脫離麻木等目的。有些學生會刻意傷害自己,以表達其痛苦或逃避困擾。不過,亦有學生的自我傷害行為背後有自殺的意圖。研究也顯示,有重複的自我傷害行為的學生,其自殺風險亦較高。

 

自我傷的循環

自我傷害可被視爲一種不良的情緒應對機制。當情緒困擾強烈得至無法承受,出現失控或麻木的感覺時,一些學生可能找不到緩解情緒困擾的方法,繼而自我傷害,從中獲得舒緩和短暫的釋放。然而,困擾他們的真正原因可能並未得到處理,而且部分人會在自我傷害後感到羞愧或悲傷,進一步累積負面情緒。當這些傷痛的感覺再次來襲時,他們只好再次以傷害自己的方法應對,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留意警號及早識別

自我傷害行為在青少年階段的學生中並不罕見。研究顯示,約一成半甚至更高比例的學生曾經有自我傷害行為。及早識別和支援這些有需要的學生,能幫助他們避免陷入或早日脫離自我傷害的循環。

學校人員可留意學生有否出現以下警號:

  • 身上有無法解釋的割痕,瘀傷或燒傷的痕跡
  • 經常以手帶、繃帶、膠布等物品覆蓋手腕等身體部位
  • 衣著打扮與天氣不符,如天氣炎熱仍然穿上長袖衫或長褲以遮掩手臂或腿部
  • 拒絕參與需要更換衣服或穿著短袖衣物的活動
  • 行為隱秘,例如不尋常地長時間待在洗手間內或校園裡較隱閉的地方
  • 於作品(例如畫作、作文)中提及有關自我傷害或情緒困擾
  • 於社交媒體中分享自我傷害的行為或訊息,或於網上搜尋有關自我傷害行為的資訊
  • 抑鬱或焦慮徵狀,例如社交退縮、忽略個人衞生或儀容等

 

學校政和支機制
  • 學校危機處理小組訂立校內應對學生自我傷害行為的處理機制和指引,確保校內不同崗位的人員清晰知道自己的角色和責任,並知悉相關的轉介機制和資料保密政策
  • 為學校人員提供培訓,例如提升一般教師對自我傷害的認識,釐清謬誤,並加強他們辨識相關徵兆的能力,以及掌握適當的回應技巧
  • 加強學校的預防性工作,例如運用實證為本的社交情緒課程,教導學生各種情緒調節技巧和應對方法,提升他們的社交溝通和解難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求助意識

 

即時介入
  • 即時回應學生的醫療需要,有需要時提供急救或送院治療
  • 盡可能以平靜、不加批判的方式回應學生的情緒
  • 與學生進行初步的風險評估,了解其保護和危險因素,以及檢視其自殺、重複自殘或患有精神病的風險程度
  • 風險評估過後,如學校人員認為問題值得關注,應通知家長。過程中應讓學生知悉,盡可能取得學生的同意,甚至因應學生的年齡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參與其中(相關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可參考《識別、支援及轉介有自殺行為的學生:學校資源手冊》第五章:與家長溝通)
  • 如學生同時有自殺風險,儘快與學生尋求醫護專業人員的協助及服務

 

  • 與學生共同擬定安全計劃,讓學生能夠識別自己的危機時刻、支援網絡、應對策略和緊急求助方法,為日後再次面對情緒困擾的情況作準備
  • 為學生提供情緒輔導,讓學生以合適的方法抒發情緒,並鼓勵學生以其他應對方法替代自我傷害行為
  • 透過輔導、訓練或活動,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和自信心
  • 在校園生活適應、師生及朋輩關係、課堂學習等方面提供適切的支援和調適
  • 按需要轉介學生接受合適的精神健康服務或社區支援服務
  • 預防自我傷害行為在朋輩之間的傳染效應,注意學生之間有否談論或展示有關自我傷害行為的方法,及時作出跟進和處理


(點擊下載PDF版本電子海報)

 
有關支援有自傷行為的學生的研討會

教育局於2022年11月曾舉辦有關支援有自傷行為的學生的研討會,邀請了臨床心理學家和學校人員分享,相關的講義已上載至「有關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專業發展活動」頁面。

 
教育和支

學校應協助家長明白學生的情緒困擾,並與家長分享有關支援有自我傷害行為的子女的合宜態度和溝通技巧。學校和家長可參考《如何幫助有自我傷害行為的子女》小冊子。

本地參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2012)。《處理自我傷害行為實務指引》。


返回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