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好精神

政策大綱

教育局一直鼓勵學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根據學生自殺委員會建議的「普及性」、「選擇性」、「針對性」三個層面,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以及加強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包括有自殺風險)的學生。

在「普及性」層面,教育局積極推動不同的成長計劃,如小學「成長的天空」、中學「多元智能躍進」、中小學「學生大使—積極人生」計劃等,以歷奇、團隊及解難訓練促進學生的抗逆力,並培養他們以自尊自律、勇於承擔和敢於求變的態度,面對挑戰。在2016/17至2018/19學年,教育局和衞生署合作開展「好心情@學校」計劃,以提高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知和了解,以及適應不同環境改變的能力。不少學校憑藉其經驗和心得,繼續在校內推動精神健康的工作。

在「選擇性」層面,就幫助在職教師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教育局由2007/08學年起提供有系統的基礎、高級及專題課程,這些課程的部分單元涵蓋精神病患。由2017/18學年起,教育局亦為中、小學教師提供「精神健康的專業發展課程」,包括為一般教師提供的三天初級培訓及為專責教師提供的五天深造培訓,以提高教師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並加強他們識別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教育局於2021/22學年起將「精神健康的專業發展課程」及有關的培訓要求整合於有系統的「三層課程」內,以加強課程的完整性。此外,每學年我們都舉辦相關講座、研討會和經驗分享會等。另外,教育局亦出版了《識別、支援及轉介有自殺行爲的學生–學校資源手冊》和與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協作發展的《認識及幫助有精神病患的學生–教師資源手冊》供教師和學校人員參閱。

在「針對性」層面,由2017/18學年開始,「學習支援津貼」涵蓋有精神病患的學生,以便學校加強照顧這些學生在學習、社交、情緒和行為上的需要。另一方面,食物及衞生局聯同教育局、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於2016/17學年起推出「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以學校為平台,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

教育局會繼續檢視現有服務,並繼續與其他政策局/部門協作,以推廣學生精神健康及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

 

「校園‧好精神」學生精神健康資訊網站新聞公報


返回
頁首